引言
開放銀行(Open Banking)作為金融服務數位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在全球範圍內快速推進。墨西哥政府透過開放軟體(Open Software)與雲端技術的整合,成功建構出符合國家需求的開放銀行核心系統。本文深入解析該系統的技術架構、政策背景與實踐成果,探討其如何實現金融包容性與技術自主性。
技術與政策背景
開放軟體與數位轉型政策
墨西哥政府自2019年起推行《聯邦共和緊縮法》,明確要求電腦設備與系統採購優先使用開放軟體,以降低長期技術成本。同時,2017年《個人數據保護法》允許個人數據存儲於雲端,僅國家安全資訊需本地化,為開放銀行系統的雲端整合奠定法規基礎。
開放銀行核心系統的目標
該系統旨在提升金融服務可及性,減少對第三方銀行的依賴,並透過開放軟體降低技術門檻。其核心目標包括:
- 整合國家銀行體系,支援8家銀行的跨行交易
- 提供貸款與金融服務,直接服務低收入群體
- 建立可擴展架構,適應未來業務增長
技術架構與實現
核心技術選型
- Apache FinaK:作為開放銀行核心系統的基礎,結合Apache Finer(開放源碼專案)實現功能,提供高可用性與模組化設計。
- 分散式資料庫TANDB:處理高交易量(如每月5,000萬筆跨行交易),支援退休金發放等批量操作。
- 安全機制:
- 使用HSM(硬體安全模組)與加密證書/密鑰管理
- 生物特徵驗證(如臉部辨識)與實時黑名單比對
系統整合與監管對接
- 連接信用局、國家註冊機構、稅務部門與國家選舉委員會,確保貸款發放與用戶身份合法性
- 支援實時支付系統(Codi Codi、SPAY ANAY)與QR碼支付,實現點對點與商戶交易
- 整合國家監控中心,實時監測系統運行狀態與外部政府機構數據
雲端與基礎設施
- 利用Infotech數據中心的混合雲端部署,平衡數據安全與靈活性
- 透過ISO與CMMI認證的數據中心,確保系統穩定性與合規性
實際應用與挑戰
項目部署規模
- 第一階段:1,700家分行,處理2,700萬筆歷史債務資料,58,000筆貸款申請(5日內)
- 第二階段:2,000家分行,支援400萬用戶,每秒5,000筆跨行交易,150,000筆貸款申請(1週內)
技術挑戰
- 主機架構系統整合:需逆向工程對接現有閉源系統(如ATM與信用卡管理系統)
- 高可用性與安全性:透過負載均衡與分散式資料庫處理高流量,並符合中央銀行監管要求
- 疫情期間應對:使用Fina 1.x平臺快速部署貸款服務,支援經濟復甦
關鍵功能與用戶體驗
移動應用程式
- 支援Android與iOS,提供帳戶開設、貸款申請、實時查詢與密碼修改等功能
- 結合QR碼支付與社交分享功能,方便用戶間資金轉移
自助服務功能
- 提供密碼修改、電話號碼更新、電子郵件變更等操作
- 電子郵件為主要通知渠道,確保用戶接收系統訊息
地理定位與金融普及
- 系統整合地理定位功能,協助用戶尋找最近的分行或ATM
- 聯邦政府在各州擴建分行,提升服務可及性
- 項目初期先提供互聯網接入,再逐步推出移動應用程式,推動金融服務普及
總結
墨西哥政府透過開放軟體與雲端技術的整合,成功建構出高可用性與安全性的開放銀行核心系統。該系統不僅降低技術成本,更提升金融服務的可及性與效率。未來,持續擴展開放社區與深化國際合作,將有助於墨西哥成為開放技術與數位轉型的示範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