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ch Hub
English 中文 日本語
4/15/2025

KubeVirt 可擴展性與 CI 系統整合實踐

KubeVirtscalabilityCI systemvirtualizationCNCF

KubeVirt 是 Kubernetes 生態系中專注於虛擬化技術的開源項目,透過將虛擬機器(VM)整合至 Kubernetes 環境,提供雲原生架構下的虛擬化解決方案。隨著 KubeVirt 的持續成長,如何在保持功能完整性同時提升系統可擴展性,成為社區關注的重點。本文探討 KubeVirt 在社群協作、CI 系統優化及測試架構設計上的實踐,並分析其技術特性與應用價值。

4/15/2025

記憶體幹擾測量與緩解技術:雲原生系統的關鍵挑戰與實踐

memory noisy neighborKubernetes clusterscloud native systemssite reliability engineersCNCF

在雲原生系統快速發展的背景下,資源爭用問題逐漸成為影響系統穩定性與效能的核心挑戰。其中,記憶體噪聲鄰居(Memory Noisy Neighbor)現象,因共享緩存與記憶體頻寬的競爭,導致服務延遲激增、用戶體驗劣化,甚至影響營收。本文探討記憶體幹擾的測量技術與緩解策略,並結合開源工具與企業實踐,分析其在Kubernetes集群與CNCF生態中的應用價值。

4/15/2025

Kubernetes 在 AI/ML 與 HPC 領域的技術演進與挑戰

Kubernetesspecialized application workloadsAI machine learningHPCwork nodesCNCF

Kubernetes 作為雲原生計算的核心基礎架構,近年來持續演進以適應專用應用工作負載的需求。隨著 AI/ML 與 HPC(高性能計算)領域的快速發展,傳統 Kubernetes 的設計在資源管理、排程效率與硬件抽象層面面臨新挑戰。本文探討 Kubernetes 如何透過標準化、工具整合與社區合作,逐步適應 AI/ML 與 HPC 的複雜工作負載需求,並分析其技術特性與未來發展方向。

4/15/2025

OpAMP 協議與 OpenTelemetry Collector 管理架構:實現可擴展的遠端監控方案

opampsupervisoropen telemetry collectortelemetry pipelineopamp protocolCNCF

在現代雲原生架構中,監控系統的可擴展性與靈活性至關重要。OpenTelemetry Collector 作為 OpenTelemetry 生態系的核心組件,其配置管理與狀態監控需求隨規模擴張而日益複雜。OpAMP(Open Agent Management Protocol)協議與 Supervisor 管理架構的結合,提供了一套高效的遠端配置更新與狀態協調方案,支援 thousands 級 OpenTelemetry Collector 的動態管理。本文深入解析 OpAMP 協議的設計原理、Supervisor 的核心功能,以及其在 OpenTelemetry Collector 管理中的應用場景。

4/15/2025

Cloud Native Network Landscape 與 CNCF TAG 網路的演進與實踐

Cloud Native Network LandscapeTAG Networktag infrastructurenetwork rebootCloud NativeCNCF

隨著雲原生技術的快速發展,網路架構的設計與實作已成為企業數位轉型的關鍵環節。CNCF(Cloud Native Computing Foundation)作為雲原生生態系的核心組織,近年積極推動網路技術的標準化與創新,其中「TAG Network」作為專注於網路領域的技術諮詢小組,扮演著連結開發者、企業與社區的重要角色。本文將深入解析 TAG Network 的定位、技術項目演進,以及未來發展方向,為讀者提供雲原生網路技術的實務洞察。

4/15/2025

Kubernetes Pod 重啟處理技術與實踐策略

KubernetesPodrestartKubernetes restart portresilienceCNCF

在 Kubernetes 集群中,Pod 的穩定性與彈性是系統可靠性的核心。當 Pod 遭遇異常或需要更新時,如何確保應用在重啟過程中不影響服務可用性,成為開發者與運維工程師必須面對的挑戰。本文深入解析 Kubernetes 的 Pod 重啟機制,探討其關鍵技術與最佳實踐,協助讀者建立具備彈性與高可用性的系統架構。

4/15/2025

Kubernetes SIG Architecture 概述與技術實踐

KubernetesSIG Architectureopen source communityCNCF

Kubernetes 作為雲原生計算的核心技術,其技術架構的穩定性與可擴展性直接影響生態系統的成熟度。SIG Architecture(Special Interest Group for Architecture)作為 Kubernetes 社區的核心治理組別,專注於技術架構設計、標準化與社區協作,確保項目的可移植性與長期可維護性。本文將深入解析 SIG Architecture 的角色、治理機制與技術實踐,並探討其在 Kubernetes 生態中的關鍵作用。

4/15/2025

CNCF 技術監督委員會(TOC)技術治理與未來方向

technical oversight committeetechnical visionprojectsgoverning bodiesCNCFCNCF

Cloud Native Computing Foundation(CNCF)作為雲原生生態系統的核心推動者,其技術治理架構在維護技術標準與促進創新之間扮演關鍵角色。技術監督委員會(Technical Oversight Committee,TOC)作為 CNCF 三大治理機構之一,負責管理所有專案的技術方向與治理流程。本文探討 TOC 的核心職責、當前技術挑戰與未來技術重點,並分析其對雲原生生態的影響與實踐方向。

4/15/2025

從Festol到Fastly:開放原始碼平臺架構與性能優化的關鍵洞察

open sourceconnectorsserverscloudnetworkCNCF

在雲端計算與開放原始碼生態系統快速演進的今天,平臺架構的設計與性能優化已成為企業數位轉型的核心議題。本文透過Festol工具品牌與Fastly網路服務的實務案例,探討如何透過模組化設計、異常值處理與系統容錯機制,建立穩定且可擴展的開放原始碼平臺。關鍵字包括開放原始碼(open source)、連接器(connectors)、伺服器(servers)、雲端(cloud)、網路(network)與雲原生計算基金會(CNCF)技術生態。

4/15/2025

CubeFS:雲原生儲存系統的實踐與應用

CubeFSfile systemcloud nativestorage systemcase studiesCNCF

在雲原生時代,儲存系統的靈活性、可擴展性與高效能成為企業數位轉型的關鍵。CubeFS 作為一個雲原生儲存系統,透過整合多種協議、強一致性機制與智能資料管理,為企業提供高吞吐、低延遲的儲存解決方案。本文將深入解析 CubeFS 的技術架構、核心特性與實際應用案例,探討其在雲原生生態中的價值與挑戰。

上一頁
123...161718...2829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