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ch Hub
English 中文 日本語
4/15/2025

從混沌到控制:遷移存取控制系統實踐

Access ControlIdentity and AccessAuthorizationCNCF

在現代雲端應用架構中,存取控制(Access Control)與授權(Authorization)的設計與實作,直接影響系統的安全性與可維護性。隨著企業規模擴張與服務複雜度提升,傳統存取控制系統常因歷史包袱導致權限邏輯分散、耦合度高,進而造成管理與擴展困難。本文探討如何透過 Open FGA 這項 CNCF 沙盒專案,實現從混沌到控制的遷移策略,並深入解析其核心特性與實作方法。

4/15/2025

深入解析Kubernetes CRD與控制器技術:建構靈活可擴展的雲原生平臺

KubernetesCRDcontrollersframeworkplatformsCNCF

Kubernetes已成為現代雲原生生態的核心基礎架構,其強大的擴展性與靈活性使其能適應從微服務到企業級應用的多樣場景。本文聚焦Kubernetes中關鍵的CRD(Custom Resource Definition)與控制器(Controller)技術,解析其設計原理、應用實踐與技術價值,幫助開發者與架構師掌握如何透過這些機制建構可擴展的雲原生平臺。

4/15/2025

Keycloak 安全與觀測進化:OpenID Connect 與 Observability 的整合實踐

OpenID ConnectObservabilityKeycloakSecurityCNCF

在現代雲原生架構中,OpenID Connect(OIDC)作為身份驗證與授權的標準協議,與 Keycloak 這樣的 Identity Provider(IDP)緊密結合,確保應用程式的安全性與可擴展性。然而,隨著系統規模的擴張與安全威脅的複雜化,僅依靠傳統的認證機制已無法滿足需求。Keycloak 在 26.x 版本中,透過整合 OpenID Connect 的最新規範與強化觀測性(Observability)功能,提供更精準的風險控制與系統監控能力。本文將深入解析 Keycloak 在安全機制與觀測性工具上的更新,並探討其在實際場景中的應用價值。

4/15/2025

公共終端使用者技術顧問委員會(TAB)與CNCF生態系整合策略

OpenTelemetryCortexObservability EngineeringTagTechnical Advisory BoardCNCF

隨著雲原生技術生態系的快速演進,CNCF(Cloud Native Computing Foundation)作為核心推動者,持續透過技術治理與社區協作,促進開源專案的成熟與應用。然而,技術創新若無法貼合終端使用者的實際需求,將可能導致技術孤島或資源浪費。為此,CNCF成立「公共終端使用者技術顧問委員會(Public End User Technical Advisory Board, TAB)」,透過整合終端使用者的反饋與實踐經驗,建立更貼近應用場景的技術標準與參考架構。本文將深入解析TAB的運作機制、關鍵挑戰與解決方案,並探討其對CNCF生態系的影響。

4/15/2025

KubeEdge 技術深度解析:架構、應用場景與專案畢業更新

KubeEdgeDeepDiveArchitectureUse CasesProject GraduationCNCF

KubeEdge 是雲原生計算基金會(CNCF)旗下的重要開源專案,專注於實現雲端與邊緣計算的高效協同。隨著邊緣計算需求的快速成長,KubeEdge 透過其獨特的架構設計與多樣化的應用場景,成為產業界與開發者關注的焦點。本文將深入解析 KubeEdge 的技術架構、核心特性、產業應用案例,並探討其專案畢業後的生態發展與技術挑戰。

4/15/2025

Kubernetes Validating Admission Policy 技術實踐與優化策略

Validating Admission PolicyKubernetescontrol planesworkload autoscalingadmission policyCNCF

在現代雲原生架構中,Kubernetes 已成為企業核心基礎設施的標準選擇。然而,隨著集群規模擴張與工作負載複雜度提升,傳統的 Pod Security Policy(PSP)已無法滿足細粒度安全管理需求。Data Dog 在2020年啟動的 Kubernetes 安全策略遷移計畫,透過 Adopting Validating Admission Policy(VAP)實現了更靈活、高效的保安機制。本文將深入解析 VAP 的技術架構、實作策略與優化方向,為企業在 Kubernetes 環境中建立強化安全防線提供參考。

4/15/2025

容器安全工具選用與應用:CNCF 生態系中的 Day2 安全實踐

CNCF projectssecurity projectsopen-source projectstoolsCNCF

在 Kubernetes 等容器化架構的運行環境中,安全防護不僅需涵蓋鏡像建構與部署階段,更需在執行時持續監控與應對潛在威脅。本文聚焦 CNCF(Cloud Native Computing Foundation)生態系中的安全工具,探討如何透過 Trivy、CNO、External Secrets Operator 與 Falco 等工具,建立完整的 Day2 安全防線。

4/15/2025

NATS Stack 技術解析與應用實踐

NATS StackNAT stackremote companysoftware engineermaintainer trackCNCF

在雲端與邊緣計算快速演進的背景下,高效、靈活的訊息傳遞架構成為現代系統設計的核心。NATS Stack 作為一個輕量級且可擴展的訊息傳遞解決方案,憑藉其跨雲端、多語言支援與邊緣整合能力,正成為軟體工程師與遠端團隊在維護與部署架構時的重要工具。本文將深入解析 NATS Stack 的技術特性、架構設計與實用場景,並探討其在 CNCF 生態系中的定位與應用價值。

4/15/2025

管理大規模資料:SIG Apps 最佳實踐與演進

data at scalebest practicesSIG application groupapplication groupCNCF

在雲端原生架構中,資料規模的管理與應用程序的穩定運行是關鍵挑戰。Kubernetes 作為容器編排平臺,其應用程序組(Application Group, SIG Apps)持續推動核心控制器的演進,以應對大規模資料處理的複雜需求。本文探討 SIG Apps 的職責、已實現的關鍵功能,以及未來技術方向,為開發者提供最佳實踐與技術洞察。

4/15/2025

Prometheus 與 OpenTelemetry 互操作性現狀與技術重點

PrometheusOpenTelemetryCollectorCNCF

在現代雲原生監控生態系中,Prometheus 與 OpenTelemetry 作為兩大核心工具,各自具備獨特的監控能力與生態整合性。Prometheus 以拉取式(Pull-based)模型著稱,擅長即時監控與高效資料處理;而 OpenTelemetry 則以推送式(Push-based)模式支援分散式追蹤與觀察。兩者的互操作性成為雲原生架構中關鍵的整合點,本文將深入探討其技術差異、協議改進與未來整合方向,並分析現有架構的優勢與挑戰。

上一頁
123...171819...2829
下一頁